讓數據說話:從流程自動化 RPA 到 Tableau 的完整旅程
- Ernie Liu

- 8月25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,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 如何有效利用數據。許多組織雖然已經收集了大量資料,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常常卡在繁瑣的整理流程,導致決策速度不如競爭對手。這正是我們舉辦 Tableau Test Drive (如有舉辦需求請聯繫我們)的原因──帶領大家走過一條完整的數據旅程,從資料產生、前處理到最終應用,展示如何讓數據真正發揮價值。
為什麼需要新的數據思維?
傳統的數據處理模式存在三大痛點:
重複且耗時 —— 大量手動輸入與剪貼。
容易出錯 —— Excel vlookup 或多表合併時,錯配與遺漏常見。
決策滯後 —— 當資料準備完成時,市場機會往往已經過去。
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必須建構 Data Pipeline(數據管線)。它能確保從資料的產生、清理到應用,都能快速、準確且可重複利用。
產生資料:RPA 與自動化的力量
在資料的起點,流程自動化(RPA)能有效減少人工操作。
舉例來說,SAP 匯率更新過去需要每天手動進入系統操作,現在透過 RPA 可以自動化完成:開啟台灣銀行匯率頁面、登入 SAP、更新數據,完全無需人工干預。
另一個案例是 多筆 Excel 資料合併。過去需要花費數小時甚至數天的整理,如今只需設定一次流程,自動打開資料夾、巡航指定欄位並完成合併。
這樣的自動化不僅能將數據準確度提升至 99.9%,更釋放了員工的精力,讓他們能將時間投入到創新與策略上。
資料前處理:從 Excel 到 Tableau Prep
即使完成了數據收集,若資料結構不佳,後續分析仍會遇到困難。這就是 Tableau Prep 的價值所在。
在傳統 Excel 裡,遇到跨年度銷售表格時,常常需要不停修改公式;而 Tableau Prep 推崇 長表結構,只要維護「年度」欄位,計算成長率就能一式套用,大幅減少出錯。


更重要的是,Prep 提供 即時視覺化檢查:
多少筆資料成功配對?
哪些 key 值出現 Null?
各欄位型態是否正確?

這讓數據清理變得更直觀,不再是黑盒子。加上流程可複用、可排程,企業能建立穩定且持續優化的數據處理系統。
資料應用:Tableau Desktop 帶來的洞察
當資料準備完成後,真正的價值來自於 分析與應用。
傳統的交叉表雖然精準,但往往讓讀者淹沒在一片數字海洋裡,難以看出趨勢。這就是 Tableau 的差異化所在──它不僅提供強大的視覺化工具,更能讓使用者「互動式探索數據」。

在分析場景中,Tableau 提供了許多極具價值的圖表:
啞鈴圖:清楚比較不同年度之間的變化。

熱力圖:快速比較不同區域與子類別的銷售。

互動式散佈圖:幫助找出異常值與指標間的相關性。

這些圖表讓各部門間能更客觀、更快速地支持決策,而不只是停留在報表的堆疊。
為什麼選擇 Tableau?
Tableau 的成功並非偶然。它誕生於史丹佛大學,結合了電腦視覺與人機互動的研究成果。如今,全球 500 強企業中有 96% 都是 Tableau 的用戶。
它的優勢在於:
直觀好學:不需要程式背景,透過拖拉即可完成分析。
資料連接強大:支援超過 70 種數據源。
彈性部署:安全共享、權限控管,且能隨企業規模成長。
活躍社群:全球 500 多個使用者群組(台灣就有三個),能快速獲得學習與支援資源。
這些優勢,讓 Tableau 成為企業數據分析轉型的首選工具。
結語:讓數據真正驅動決策
數據驅動的決策不再只是願景,而是必須落實的能力。從 RPA 自動化收集高品質數據,到 Tableau Prep 清理與結構化處理,再到 Tableau Desktop 視覺化應用,企業能建立一條完整且高效的數據管線。
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,能否快速、精準地把數據轉化為洞察,決定了企業能否在浪潮中站穩腳步。對我們來說,Tableau 不僅是一個工具,更是一個驅動組織成長的核心夥伴。
關於潤謙

潤謙科技成立於 2021 年,專注於提供數據解決方案。
我們相信「數據是一切的基礎」,並致力於協助不同職能的人員,都能輕鬆有效地運用數據,達成自助式分析,不必依賴 IT 人員的逐步協助,也不需要具備高深的數據專業。
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,我們逐漸發現,不僅需要提供工具與技術,更需要深入理解客戶的實際工作流程。例如台北市議會便邀請我們,從外部顧問的角度出發,協助他們規劃完整的數據應用藍圖。
因此,潤謙於 2022 年正式成立顧問部門,並發展系統化的方法論,提供更全面的 Total Solution。

👉 如果您的團隊也希望更快、更聰明地運用數據,歡迎與我們聊聊。讓潤謙陪您一起,把數據從工具變成決策與成長的力量。




留言